当前位置: 主页 > 贵州新闻 > 正文

黔南州水书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时间:2021-07-28
7月27日上午,黔南州水书申遗交流暨学术交流研讨会在都匀召开。笔者在会上获悉:堪称“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的水书,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2015年总人口为44.8万人,其中黔南州水族总人口35.6万,占全国水族人口的79.5%,是水族人口重要聚居区,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其独特的文字——水族文字,堪称“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把这种独特的古文字和用这种古文字书写而成的文献典籍,以及由水书先生口传心授的诠释条文的口诀和推演掌式统称为水书,在水族民间世代传承。 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的水书   目前,黔南州馆藏有水书原件19700册,其中荔波县档案馆馆藏9252册,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7351册,黔南州档案馆馆藏300余册,还有其他县(市)、院校馆藏2700余册;留存民间的水书原件有10000多册。这些水书文献典籍记载着水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蕴藏着水族的哲学、天文、历法、易学、地理、历史、民族、民俗、宗教、伦理等学科内容,堪称“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水书文字属方块图画文字,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会意、假借等,其起源时代夏、商、周时期。据清代西南巨儒莫友芝和现代学者李方桂、岑家梧、张为纲、王品魁等著述中的观点,水族古文字应与甲骨文、金文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更为重要的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商朝陶品碎片上的24个神秘符号就有22个与水族古文字完全相同;广西平果县出土的距今3600余年的刻写在石头上的文字符号被三都、荔波两县档案馆用馆藏水书中的古文字破译;河北唐山市出土的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文化孤竹国遗址玉器上的文字符号被荔波县的水书先生解读。   2002年3月,水书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选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6年6月,“水书习俗”被选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黔南州有《庚甲》、《泐金》、《吉星》、《六十龙备要》、《金银》、《挡》、《大旺》、《贪巨》、《大吉把贪》等79册水书精品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黔南州的水书文化在征集、翻译、整理、开发、研究、传承等保护工作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奠定了基础。为加快推进水书文献研究工作,黔南州决定将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夯实申遗基础,拟在今年底前出版《中国·黔南馆藏水书文献提要精选》、出版《贵州文库·水书卷》(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9部水书藏件)影印件,目前已完成水书国家珍贵古籍文献数字化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