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县快讯 > 正文

石阡建千口“大水缸”,解万民“吃水难”!

时间:2020-04-04
阳雀声起,春催人勤。在武陵深处,勤劳的群众正在有序推进春耕备耕。村民雷远强下地回来,就迫不及待走进去年新改建的“卫生厕所”,打开热水器阀门,舒舒服服地冲了个热水澡。

要是两年前,他断不敢这般奢侈。

雷远强居住的石阡县中坝街道太坪村姜家山组,处在一个海拔930米的老鹰岩脚下,人畜饮水难、生活用水难、生产用水难。姜家山“缺水”问题一直是干群最忧的问题。

40多岁的雷远强从小就记得,平日里,偏低位置的田土里边只要有水浸出,群众都会在那里溜个“脚印窝”,最多就蓄半挑水,几家人轮流去舀几瓢。每年的六月到九月,是喝水特别困难的季节。姜家山的父老乡亲便成群结队,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一直下到2公里外的陈家沟河挑水。

“跳水不能图快,走快了容易洒,就算是青壮年,一上午最多就挑两挑水。”雷远强回忆他年青时参加挑水的辛苦过程感叹道,“特别是收割的季节,白天基本上不得空,只有晚上去挑。”

据了解,在石阡绝大部分农村,一口石水缸最多能装四五挑水。从姜家山到陈家沟河挑四五挑水,差不多就是一天。平时的洗脸水、洗脚水喂猪喂牛,洗衣服都是背到陈家沟河的下游,或者去搭亲戚家的“偏偏”(到亲戚家洗)。

2014年,太坪村通村马路建成后,党委政府为了缓解群众正常生活用水难,组织车辆给村民送水,这一送就是3年多。

随着冷水溪供水项目的下闸蓄水,2018年国庆节前夕,太坪村家家户户,一股股清流喷涌而出,14个村民组、2100人的饮水困难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石阡县水务局专业技术团队“把脉问诊”——因石阡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出水点低,村落依山而建,植被修复较慢。

一场彻底破解缺水难题的攻坚战在石阡大地全面打响。2014年至2018年,石阡依托境内117条河流的优势,摸清水资源分布、安全人饮工程现状,将修建“千口水缸”的计划纳入全县骨干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在全县偏、远、高等水资源匮乏区域,筑起蓄、引、提并举的水利体系,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

石阡县水务局局长李正春介绍,“落实‘村申报、乡审核、县统筹’及‘县设计、乡实施’的方式,全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11处,投入资金3.91亿元,建成木瓜溪等5座中小型水库工程,新建水池1151座、抽水及加压泵房266座、铺设管道6215.09千米,解决全县近31万人的安全饮水难。”

告别“吃水难”的,远远不止太坪村——

“现在的自来水,不管天气晴多久,都是没有问题的,这辈子再也不担心吃水的事了。”石阡县坪地场乡岩顶寨村村民刘明贵介绍,“前些年,交通不便,家家户户要去3公里以外的凯峡河挑水,虽然凯峡河在就山脚下,但就是到不了家里,我们也只能‘望河兴叹’。”

刘明贵是“人饮”工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石阡县在全面打响“缺水”攻坚战中,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统筹协调各类专项资金,化解水源矛盾纠纷,有序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吃水难”。

“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我们将加快推进龙河沟、二塘水库的建成,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要求,实行饮水安全‘行政首长’制,强化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质检测、管网管护,确保家家能饮安全水、廉价水、长效水。”李正春说。(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