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贵州新闻 > 正文

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见闻

时间:2020-07-12
  又是一年佳节到,张灯结彩迎新春。随着新春佳节脚步的临近,在“六乡安龙”大地上,无论城区还是乡间田野,处处散发出浓浓的年味,处处洋溢着人民群众的笑脸。   

  近年来,安龙县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盯紧抓牢,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县上下合力演奏了一曲激情澎湃的脱贫攻坚大合唱。在安龙,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在新的家园是怎么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用什么方式来庆祝新家中的新春?用什么方式来感恩党和政府?为此,记者走进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走进搬迁群众,用镜头和笔头去记录着他们的乡愁、他们的新年愿景和他们别样的迎新春方式,亲身感受和分享了他们在春节来临前的喜悦与幸福,并采撷了几组镜头,以此来展现安龙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新春佳节来临时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对党的无限感恩之情。

  楼上居住 楼下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双龙小镇年味浓 通讯员 刘朝富 摄 安龙县春潭街道蘑菇小镇,新市民在扶贫车间贵州翔彬鞋服有限公司加工鞋子  通讯员 刘朝富 摄     小年过后是新年。腊月的蘑菇小镇,依旧热闹非凡,感觉不到一丝寒意。

  1月17日,在安龙县蘑菇小镇A区的贵州翔彬鞋服工厂里,工人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一台台电动的制衣鞋机发出“索索”的响声,一件件标有“鸿星尔克”商标的成品鞋堆积如山。

  蘑菇小镇里的这个鞋厂正赶在春节前夕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赶生产。

  32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卢茂辉正在埋头用机器给鞋帮封口。他之所以来这里务工,是因为工厂就在他的新家楼下,而且这两天他都坚持加班到晚上10点过钟,因为他要赶在年前把手头的活路干完了,多挣点钱在春节工厂放假期间好好陪伴家人。

  卢茂辉是从安龙县万峰湖镇龙万村搬迁到这里的,以前他在广东东莞鞋厂做工,有一技之长的他不在外出,就在家门口的这个鞋厂上班,由于操作熟练,每个月的工资从没下过4000元。

  “现在生活好、条件好,还不耽误赚钱。”孟文金笑逐颜开。他也是从栖凤街道箐山搬到五福小镇的,也曾在福建鞋厂上过班,和卢茂辉一样是熟练工,自从楼下开起鞋厂后就来上班的,一个月的工资4000多块钱,对他来说比在外边务工好百十倍。

  不仅如此,家住新市民九龙小区的胡地萍骑车从小区到五福小镇的这个制鞋厂也就10来分钟。她心灵手巧,按计件算,每个月都有3600元左右的收入,既可以挣钱也可以照顾好家,胡地萍新年有了新希望。

  住上了安全的新房,还能就近工作,新市民居住区的工厂让像孟文金一样的搬迁户真正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新生活,还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和照顾儿童和老人的问题。

  据该厂负责人何金相介绍,他之所以把厂区办到新市民居住区的初衷,是为了更多的搬迁户能在家门口就业。出年后,他还要扩大厂区,增加生产车间,力争达到年产100万双鞋和吸纳200人就业的规模,让更多的新市民赚钱顾家两不误。

  近年来,安龙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紧紧围绕“以产定搬、以岗定搬”要求,明确“产业企业入区、就业创业入户、转产培训入心”的“三入”思路,通过“先岗后迁、先训后岗”超前谋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岗位或引导创业就业,满足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在新市民居住区积极引进扶贫企业,依托服装、工艺品、电子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形成“扶贫车间”模式,让新市民在家门口既能就业又可以照顾小孩老人,让新市民照顾家庭和就业赚钱“两不误”。

  让搬迁的新市民“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社区工厂在安龙县还有不少。截至目前,安龙县五福小镇、双龙小镇、蘑菇小镇和九龙小区四个新市民居住区共入驻扶贫企业(扶贫车间)10家,解决搬迁新市民近500人就业。

  住新家杀年猪过新年

新市民穆国薇在整理刚杀的猪肉  特约记者 王 健 摄 航拍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蘑菇小镇 通讯员 刘朝富 摄   在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双龙小镇,新市民谯丹坤家在晒腊肉   通讯员 刘朝富 摄     随着新春佳节脚步的临近,年味渐渐浓起来。安龙县城的大街小巷里都摆满了对联、鞭炮、烟花、糖果、玩具等各种各样的年货,让人感到十足的年味。

  记者来到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蘑菇小镇,随处可见这里的搬迁群众正忙碌地购着称心的年货,小朋友们嬉戏着在地上放鞭炮,一派喜气盈门的景象,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寒意。

  刚走到蘑菇小镇A区13栋楼下,一阵阵蒜苗炒肉的香味从楼道溢出。

  打开302室的房门,穆天学家格外的忙碌。穆天学夫妇和女儿穆国薇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他家要在大年三十前把刚宰好的年猪打理好。穆国薇更是闲不下来,分担起炼油的活儿。

  2018年底,穆天学一家5口人从安龙县洒雨镇竜金村播饶组搬到蘑菇小镇,在A区13栋3楼分得一套新房后,一家人就成了新市民。

  搬迁过来后,勤劳的穆天学夫妇总是闲不住,后来在安龙食用菌园区申请了3个大棚种植食用菌。

  去年他家承包了3个大棚,上架的46000棒食用菌带来了丰收,一年的纯收入就达12万元。穆国薇2018年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就在蘑菇小镇担任新市民智慧平台话务员、文艺队成员,也找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

  “今年猪价虽然贵了点,但是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也要宰头大肥猪过新年。”穆天学说,大儿子穆国法在贵阳工商技术学院读书,幺儿穆标远在重庆读广播电视大学,所以一家人只能在这种时候才能很好地团聚,过一个其乐融融的幸福年。

  “搬出来是对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对穆天学来说,现在的生活是他一直追寻的,他的心里满是幸福。

  同样,在离蘑菇小镇3公里的双龙小镇的谯丹坤一家也不例外,家里溢满了十足的年味。

  “娘,今天天气回暖了,赶紧把腌制好的腊肉拿出来晾晒,等下我去小区的超市买佐料来包粽粑。”这几天,搬到双龙小镇29栋1单元的谯丹坤一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一袋烟的功夫,谯丹坤家的阳台上就挂满了让人垂涎的腊肉。

  谯丹坤家以前住在招堤街道铜鼓井五组,平日里就是种点农作物,一年下来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不仅如此,孩子读书也要走半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每逢大人小孩生病更是头痛的事,可以说在老家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为了跳出山里艰苦的日子,2018年10月,他家举家搬到了双龙小镇。

  “现在娃娃读书不再要我送了,小区里有超市和菜市场,想吃啥就买啥,很方便,出门脚不沾泥巴,这里就是好啊!”谯丹坤63岁的父亲谯登位很激动,“我活这把年纪了,像今天这种好日子好得无法说啰!”

  搬出大山,就搬出新生活。

  “我们老两口一天吃了饭就去小区广场走玩,锻炼锻炼身体,儿子出门找钱用,孙子也自己去读书,我家每个月还得政府给的低保金,活到今天值了!”谯登位的老伴王忠芬说个不停。

  “冰箱换了,电视40英寸的,也变大了,今年就在小区读五年级的儿子谯韦超成绩也进步多了。”幸福感和获得感写满了谯丹坤的脸。

  今年,新市民谯丹坤一家真正变了模样。新年的新生活正为他开启!

  “益童乐园”点亮快乐童年

孩子们在“益童乐园”里读书  特约记者 王 健 摄 王文沈在“益童乐园”里辅导孩子做作业 特约记者 王 健 摄   “爸爸,我不回家,我要在这里和王老师学剪窗花。”读二年级的铁远艳拉着爸爸的手直摇头,不愿离开“益童乐园”半步。

  “孩子放假了,就让她在这里多学点新的东西吧!”“益童乐园”的老师王文沈亲切地说。

  腊月二十三,记者在安龙县蘑菇小镇新市民服务中心二楼的“益童乐园”教室门口看到了暖心的这一幕。

  上午10点,“益童乐园”里早已聚集了20多名小学生,他们都是搬迁到蘑菇小镇的儿童,因为放假,他们每天都要到这里来。

  “老师,你手上的这个窗花是怎样剪成的?”“王老师,这个题目怎么做?”“老师、老师,这本童话书多好看啊!”在“益童乐园”教室里,孩子们围在王文沈的身边问个不停,让她有些忙不过来。

  孩子们口中的王老师,也是从安龙县普坪镇免补村四组搬迁到这里的苗族姑娘王文沈,是西安欧亚学院大四学生,正逢放假,多才多艺的她就主动到“益童乐园”里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成了“益童乐园”的一名专职儿童服务员。

  “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玩,在一起娱乐学习,还能在这里见识许多新鲜的事物,丝毫不觉得上课累,每天回家都感到很幸福。”王文沈感到很开心。

  一百来个平方米的“益童乐园”里,科普、童话图书,剪纸用具、舞蹈器材等应有尽有,孩子们在里面各取所需。

  在图书柜旁,今年就在蘑菇小镇读天菇小学的四年级(1)班的李先奇拿起一本《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童话书,看得津津有味,童话里的生动图像和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他的目光。李先奇以前每天放学后都是自己在家做作业、看电视,甚至玩手机游戏,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现在有了“益童乐园”后,他每天都会到这里来,他高兴地说:“以前在学校没有这种书,这里的图书很好看,我想以后每天放学都来这里看书。”

  不愿和爸爸回家的铁远艳手捧着《爱丽丝漫游奇境》更是爱不释手,她说,这里真好玩,有很多小人书可以看。

  快到11点半钟了,“益童乐园”里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声,孩子们放下手中的书本,列成两队,在老师的示范下“扭”起了舞姿。

  “我们在这里可以学手指舞、健康操、跳方块,还可以看动画片。”这对从该县栖凤街道八坎村搬到这里的杨秀明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没搬来之前,他说在老家的学习很单调,放学了还得帮家里做农活。

  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看到一样的世界。在蘑菇小镇开设的“益童乐园”和“四点半学校”为搬迁儿童构建起来的第二课堂,点亮了他们的快乐童年。

  据悉,“益童乐园”项目由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委网信办、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共同指导,贵州省慈善总会、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项目以儿童发展和保护为核心,通过“互联网+儿童关爱+扶贫”的模式,线下建立安全友好的儿童活动空间,线上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科普教育,为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子女提供包括课外辅导、文体活动、安全教育、文化传承、社区融入、心理支持等常态化服务,提升孩子们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去年7月26日,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益童乐园”项目在贵阳正式启动,标志着试点一年的“益童乐园”项目将在全省354个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推广,更大力度帮助搬迁儿童融入新环境。

  “这个群体的大多数爸爸妈妈都外出务工了,孩子身边只有爷爷奶奶,无法辅导他们的作业,有了这样一个乐园,孩子们放学以后就能够到乐园里,跟着老师学知识,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健康快乐地成长,很好地融入新生活。”陪同采访的蘑菇小镇天菇居委会副主任岳顺前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