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县快讯 > 正文

长华村:从牛屎遍地到“牛气冲天”

时间:2019-11-15
深秋的清晨,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雨,远山被一层迷雾笼罩,天气有些寒冷。像往常一样,侯治英拿着手电筒,赶着自己的26头牛,去往山里放养去了。

归来时,天渐渐亮了。家里还有100多担谷子和100多担玉米,等着她规整进仓。

家里的土地并不宽裕,粮食全是开垦耕种村里撂荒的土地得来的。前些年,靠着勤劳的双手,侯治英夫妻俩供一对子女上学。

侯治英是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长华村杜扒坳村民组的村民,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之一。缺水,是制约长华村发展的主要短板。杜扒坳周家组和吴家组仅有一口深井,勉强能够维持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每逢干旱之年,保收便成了奢望。

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村里的大多数群众都外出务工了,留下极少数群众在家务农,侯治英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文化水平低,没有技能和专长,不适合外出务工。”侯治英拉开天窗说亮话,她相信,就算留在家里,只要靠着勤劳的双手,也一定能够干出一番事情来!

杜扒坳近40户人家超过130人,留在家里一边养牛一边务农的就有8户。以前,村里没有产业路,组内没有连户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成了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家家户户的牛都是散养,村寨里到处都是牛屎。若是遇到下雨天,牛屎被雨水冲刷,融进稀泥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环境差,出行难。

让杜扒坳村民最头疼的是,牛感染了疾病。有些疾病,连兽医也没有办法。然而,负担沉重的家庭,往往经不起遭受损失的打击。

“如果养牛偶有损失,家庭经济就会愈加艰难。但是,想要发展,就必须克服困难向前看。人嘛,只要不闲着,就一定会看到希望的。”干练的侯治英说起话来,掷地有声。

希望和转机,在脱贫攻坚期间如约而至。

朱家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长华村村支书罗泽灿介绍说,在镇政府和联建部门的共同协调努力下,连户路拉通了,产业路修建了,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受到政策红利的激发,今年上半年,杜扒坳村民组8户养殖户,不等不靠不要,每户出资,自主筹集资金,修建集中养殖的圈舍。

“难得遇上这么好的政策和机遇,赶上了,就得趁热打铁,急事即办。”说起新的圈舍,杜扒坳的贫困群众、养殖户曾建英难掩激动的心情。

圈舍建好了,就在距离村寨不远的山腰处。修建圈舍,已花光了养殖户手上仅有的积蓄。进购乳牛,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苦心人,天不负。今年下半年,江苏省太仓市资助杜扒坳村民组1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支持杜扒坳养殖户贷款进购肉牛,产生的利息全部由帮扶资金无偿贴补。就这样,8户养殖户,每户到农村信用社贷款5万元,用于进购乳牛。

“群众苦干实干,越干越有奔头,我们也是越帮越有动力。”玉屏县委常委、副县长姜超笑着说:“按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勤劳是根本,在长华村杜扒坳村民组,勤劳致富早已蔚然成风。”

如今,新的圈舍里,63头肉牛分列两排,整齐划一地住进了“新家”。每天早上,村民们把牛放上山后,就拖着斗车,来到新圈舍里铲牛粪,然后,沿着宽敞的水泥路,拉到自家的田土里当作肥料,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优美画卷呼之欲出。